3月18日下午,科研经费管理专题会议在广州校区行政楼502召开。刘少波副校长、余家军副校长、科研处李远飞处长、陈宏敏副处长、财务处黄雁副处长、学校省级科研平台负责人、校级实体科研机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科研处和财务处的其他同事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刘少波副校长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会议议题,即如何提高外来科研经费,支持硕士点申请工作。
随后,陈宏敏副处长从硕士学位点科研指标及解读、我校近五年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经费分布、经费管理基本原则、到账管理、学校科研投入与到校对比、存在的问题及举措八个角度进行了情况介绍。她指出,学校的科研项目资金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项目经费支出严守“九不得”底线。陈副处长还对科研项目经费中劳务费支出问题及间接经费支出提出建议,利用好间接经费中“绩效支出”激励课题组积极加入课题研究。并就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五个问题,提出了十项举措。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余家军副校长对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教师们优秀的专业素养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面对外来科研项目经费不足这一挑战,余家军副校长指出我们需找出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精诚合作。
与会代表们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在科研经费管理、财务报销流程、人事考核机制以及协调科研与教学工作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科研内驱动力不足,学校没有科研业绩及考核要求,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科研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二是我校学科设置偏重文科,获得大的横向课题相对工、农、医科难度偏大;三是经费支出问题,普遍担心经费进得来,出去难。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刘少波副校长表示,此次会议成果丰硕,收获了许多宝贵建议,并向各位参会代表表示感谢。刘少波副校长总结到,外来科研经费短缺并非单一、孤立的问题,而是涉及科研、教学、人事、财务等多部门的系统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政策协同、资源调配、宣传动员等关键环节达成突破性共识,全校上下统一行动、全员参与。我们应认识到,现在我们没有退路,唯有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支持学校硕士点申请工作。
来源: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