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广东省科技创新网络联系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2021HSDS31
课题负责人:谢爱丽
课题组成员:谢爱丽、刘连花、金明华、邹佩一、该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物流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关注广东省21个城市的物流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及组织模式。本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的物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引力模型公式评价广东省物流经济联系强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广东省物流业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研究意义:对于城市未来物流产业布局具有指导性意义。首先要提升广东省城市之间的物流网络密度。要加强对广东省的物流通道建设,加快珠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工程、促进广东省货运公转铁,发挥铁路运输的经济性和规模性,提升物流效率,加强高铁、高速路网建设,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提升物流经济网络密度,加强核心城市对边缘城市的辐射力度。其次优化物流产业分工,实现区内物流产业协调发展。广东省带应积极培育物流产业发展,融汇区内的物流功能,实现物流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内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分工,减少避免产业的同质化及同构性,如珠江黄金水道建设,要保证港口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实现母港-喂给港的良好互动发展。区内各城市要采取物流错位发展战略,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经济情况、自然禀赋以及物流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提升物流经济竞争力水平重点及方向应该有所差别,形成具有特色的,错位竞争为主导的良好物流经济分工格局。
二、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
序号 |
成果名单 |
成果形式 |
作者 |
刊物、出版时间 |
1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广东省科技创新网络联系模式研究 |
CSTPCD论文 |
谢爱丽、刘连花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3.06) |
2 |
Who Can Get More Happiness?Effects of Different Self-Construction and Experiential Purchase Tendency on Happiness |
SSCI一区论文 |
谢爱丽、刘连花 |
Frontiersinpsychology(2022.03) |
3 |
基于社交场景下消费类型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
省级课题 |
谢爱丽 |
GD24XGLO30 |
4 |
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实现路径研究 |
省级课题 |
谢爱丽 |
2024GZGJ211 |
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物流是广东省区内经济融合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保障。广东省物流经济发展快速。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省的货运周转量为29230.87亿吨公里,货运总量为446018.43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91819.41万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为133万人。但是,广东省的物流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物流经济发展不均衡,货运周转量极差为21793.09亿吨公里;货运总量的极差为133094万吨,从业人员的极差为55.6万人。在此背景下,探索与研究广东省的物流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联系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修正引力模型对这些城市的物流经济联系情况进行了测算,探索广东省21个城市物流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基于此分析广东省物流经
济空间组织模式,得出如下的实证研究结论:
第一,广东省物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分布情况。广州、深圳、湛江、佛山、惠州五个城市的物流经济优势地位突出,凸显其在区内网络中的物流经济高地特征。其余的16个城市,其物流经济水平受区位影响及经济发展基础的约束,发展水平比较低。广东省物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双核心发展的特征,围绕广深两个城市为物流经济增长极点,
并沿着珠江沿岸及京广、京九铁路沿线辐射。
第二,广东省物流经济联系整体网络密度较大,但是网络结构联系中存在联系不均衡的状况,核心-边缘现象明显。拥有广阔消费市场和制造业实力强大的广州是广东省物流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在整个物流经济网络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深圳、佛山的物流经济综合实力较强,成为广东省中具有较强物流经济辐射能力,具有带动周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能力的次核心城市。东莞、清远、中山、惠州、韶关、江门的物流经济综合实力处于中上水平,为重要物流经济城市。其余的12个城市物流经济中心性水平较低,在网络中表现为边缘化的现状。
第三,广东省物流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呈现为双核心发展的特征。广州在区域物流经济
网络中的地位最高,是核心物流城市,深圳、搜山次之,对应为次核心物流城市。三个城市共同构成广东省物流经济发展的中心增长极,形成了以广州-佛山,广深都市圈为双核心的广东省物流经济增长极点。其他的边缘物流城市,网络位置比较低,沿着珠江水路及铁路、高速串联起来,形成稳定的物流经济网络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四、创新之处
首次使用引力模型来计量城市间物流联系强度以及发展状态,构建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广东省21个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其次,计算交通通达指数,通过引力模型公式计算出广东省物流经济联系强度;最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广东省物流业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物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其物流经济联系整体网络密度较大,但是网络结构联系中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核心-边缘现象明显;物流经济空间呈现为双核心发展的特征。
五、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学术价值:
文章提供了广东省物流经济的空间分布和网络联系的实证研究,为区域经济学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分析视角。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的应用,本研究解决了如何量化城市间的物流经济联系,为物流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应用价值:
研究的的结论可以为广东省乃至其他地区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特别是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物流企业可以利用文章的分析结果来优化其网络布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